預制艙技術賦能新能源:從設備集成到系統智控的全鏈條升級
在新能源領域,預制艙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從設備集成到系統智能控制的全鏈升級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設備集成
高度集成:預制艙技術將多種設備集成到一個艙內,如儲能變流升壓一體艙,將儲能變流器集成到一個艙內(PCS)、升壓變壓器,電池管理系統(BMS)、能源管理系統(EMS)以及輔助設備等高度集成,形成模塊化、可快速部署的儲能單元。這種集成設計減少了設備的占地面積,提高了空間利用率。
標準化和模塊化:預制艙設備采用標準化設計、工廠化生產和預制車站建設,使設備在生產、安裝和維護過程中更加高效和規范。例如,特瑞德的預制艙變電站采用積木模塊化結構,可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采用靈活的積木建筑模式。
提高設備性能和可靠性:預制艙技術采用先進的設備和成熟的技術,具有較高的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。例如,與同類產品相比,海博思創的新一代HyperBlock系列儲能預制艙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全液體冷卻PCS,容量400kW,配備碳化硅架構,支持網絡結構,實現了額定功率RTE效率97%以上,效率99%,功率密度比同類產品高25%以上。
系統智控
智能管理系統:預制艙技術配備了BMS、EMS等智能管理系統,可以實時監控電池狀態,優化充放電策略,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。例如,采用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分析技術,對新能源站設備進行智能管理和優化數據分析,實現升壓站和發電站的遠程檢查和無人值守,四方股份的預制艙升壓站綜合自動化解決方案。
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:海博思創等部分企業率先推出“站控級人工智能+設備級人工智能”雙引擎架構,實現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。站控級人工智能基于本地化部署的推理引擎,集成了SCADA、EMS等多源數據,具有預測維護、安全預警、AI控制策略等功能。
系統協同與優化:預制艙技術通過系統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經濟配置、功能優化運行和邏輯有效銜接,促使了新能源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,實現了儲能系統的高效集成和精準調控。例如,特瑞德集團旗下的“充電網+微電網+儲能網”深度集成系統在展會上展出,為電動汽車與新電力系統的深度集成提供了一套創新的解決方案。
全鏈條升級
一條龍全鏈價值服務:以預制艙變電站產品為中心的集成服務業務,為客戶提供EPCO業務模式,從預制艙全站設計到設備集成、系統解決方案、全過程安裝調試和工程服務,再到智能運維的“一條龍全鏈價值服務”。這種模式讓客戶充分體驗到“快、小、精、省、活”的價值。
提高整個鏈條的效率和效率:預制艙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設備集成度和系統智能控制水平,而且通過縮短建設周期、降低建設成本、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,提高了新能源項目整個鏈條的效率和效率。例如,特瑞德的預制艙變電站具有3個月的工廠生產周期和1個月的現場施工周期,占地面積小,節省了5%-10%的綜合投資。
促使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:預制艙技術賦予新能源權力,從設備集成到系統智能控制的全鏈升級,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該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促使新能源項目的快速建設和高效運行,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,促使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。